兵戎相见的主人公是谁?兵戎相见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   成语兵戎相见的意思是什么?成语兵戎相见的意思是指以武力相见。比喻用战争解决问题。那么,成语兵戎相见的主人公是谁?成语兵戎相见出自何处?兵戎相见有什么历史典故。

    成语兵戎相见的主人公是张士诚和朱元璋

    张士诚,原名张九四。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。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,有“(陈)友谅最桀,(张)士诚最富”之说。因受不了盐警欺压,与其弟士义、士德、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,史称“十八条扁担起义”,他为首领。袭据高邮,自称诚王,建国号大周,建元天祐。
    朱元璋,字国瑞。原名重八,后取名兴宗。汉族,濠州钟离人,明朝开国皇帝。
    公元1344年(元至正四年),入皇觉寺,公元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,公元1356年(至正十六年)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。同年,攻占集庆路,将其改为应天府。公元1368年(至正二十八年)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,在应天府称帝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。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,平定四川、广西、甘肃、云南等地,最终统一中国。

兵戎相见的主人公是谁?兵戎相见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   成语兵戎相见出自何处

    蔡东藩 《清史演义》第二回:“齐萨所说的,无非是索交尼堪外兰,否则兵戎相见,差弁无可辩驳,只得唯唯而还。”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三章二:“从至正十六年起,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,大小数百战,互有胜负。”

    兵戎相见的历史典故

    正十六年起,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,大小数百战,互有胜负。
    元朝末年,战火纷飞,各路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反抗起义。其中以朱元璋、张士诚等为首。
    朱元璋据有应天后,他的疆域以应天为中心,西起滁州,划一直线到芜湖,东起句容到溧阳。四面形势是:正东是元将定定扼守镇江;东南张士城已据平江(今江苏吴县), 破常州,转掠浙西;东北面有青衣军张明监据扬州(今江苏江都); 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徽州(今安徽歙县), 另一军屯宁国(今安徽宣城);西面池州(今安徽贵池)已为徐寿辉所据。东南外围则有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 (今浙江丽水),石抹厚孙守婺州(今浙江金华), 宋伯颜不花守衢州。可以说朱元璋处于各种军事矛盾的漩涡中心——强敌环伺,敌友难分;天下大乱,形势不明;弹丸之地,举步维艰;军力单弱,进退无据。要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,谋就帝业,决非易事!
    然而,事物的存在总有其两重性,此处此时并非一团漆黑,否则那些个为朱元璋谋就帝业者也太迂腐无能了。地方小,目标小,便于修养,不易招致打击;强敌环伺,然而他们各自为战,号令不一,利益无共,元军与红军、红军与红军、元军与元军彼此之间矛盾重重。只要小心行动、谨慎决策、巧为周旋,充分利用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,远交近伐,使其互相牵制,不愁不为我用。只要争取到几年的和平环境,休生养息,一侍时机成熟,即可四面出击,一举扫灭群雄,定鼎天下,霸业可成矣!